智慧城市一周热点回顾
2025/09/01 工信部举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班
8月27日至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班。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为关键底座,聚焦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求,协同推进场景培育、改造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普及应用。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工作座谈会召开
8月2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工作座谈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要求,总结前期工作,听取地方有关意见建议,交流工作经验,研判发展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表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落实“两重”“两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支持政策,全力发挥国内外市场带动作用,坚定推进供给侧提质升级,积极做好涉企服务工作,有力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为巩固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出积极贡献。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围绕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优化电信资源供给、加强卫星通信监管、提升协同推进合力等六方面提出19条思路举措。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局:将持续打造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
8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形成以释放数据价值为目标,以网络为支撑,以算力为底座,以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面向“十五五”,国家数据局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的标准构建、大规模的设施部署、市场化的生态运营,持续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结果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记者了解到,此次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占500强比例为48.00%。
规模超5.8万亿元,我国数据产业年均增长率超15%
28日,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了解到,作为新兴产业,我国数据产业正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产业发展动能强劲。据了解,目前,我国数据产业规模超过5.8万亿元,2025年至2030年有望继续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我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款可智能实现全频段高速通信芯片
利用先进的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基于全新架构,我国学者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8月27日,该成果刊登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实验验证表明,基于芯片的创新系统可实现大于120Gbps的超高速无线传输速率,满足6G通信峰值速率要求,且端到端无线通信链路在全频段内性能一致,高频段性能未见劣化。这为6G通信在太赫兹乃至更高频段频谱资源的高效开发扫清了障碍。
工信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 推动信息通信业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
记者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座谈会上获悉,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信息通信业正加快步伐,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统筹推进“建、用、研”,进一步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再创新高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际,《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8月27日在河南郑州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全年达到17485.36亿元再创新高,比上年增加8.07%。书报刊数字化收入稳中有进,新兴板块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三个板块的收入规模增幅明显。
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
据创新南山公众号,近日,国内量子计算领军企业——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色量子”)自建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正式落地深圳南山区。同时,玻色量子在南山智城注册成立“深圳玻色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分别负责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整机及核心部件的规模化生产任务和相干光量子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服务。此次玻色量子自建的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可形成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批量生产产能。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